nav

2023年广东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四章

编辑:广东自考网 日期:2022-10-28 热度:
课程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2023年广东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本章重点


  1、第1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5、第1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


  本章提示


  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第1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


  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


  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内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


  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上一篇 : 2023年广东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三章

下一篇 : 2023年广东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五章

【广东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热门推荐:
猜您喜欢: